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兩三根白髪怎麼辦?

Heart Beat 雅子正要去赴一個重要的約會、 上好粧、 穿上最近才剛買的洋装、 穿上高跟 鞋一抬頭看鏡子、 發現有兩三根白髪掛着頭頂上、 好明顕、越看越明顕・・・・・・ 怎麼辦、抜掉它? 不行、美容師説白髪一様是活着的頭髪、 千萬抜不得、更何況手不精的人經常将周邊的黒髪也一起抜除・・ 別急別急、介紹您一個産品―“毛髪染色條”、 只要在白髪部分擦一擦染色條 就看不出来了。 請注意該“毛髪染色條”一經洗頭就可去除、 只當應急用噢!

愛刀修眉毛

  昨天看了一本有關危険化粧品的書、 有提到刮眉毛、抜眉毛的危險。 這位作者 提到:「 現在流行細眉毛、 很多人用抜的去除眉毛、 如果連毛根都抜除的話、 將不會再長新的眉毛出来。 如果那天再流行粗眉毛的話就後悔不及了。」 話雖如此有時亂草叢生的眉毛還是得修一修。現一下「愛刀」、品牌:三菱、 己用了六年以上、只換過一次電池。 旁邊是一些附用的小道具。 剛開始怕刮錯套上小道 具小心翼翼地修。習慣之後小道具就在一旁乗涼、毎天很準確地揮霍赤裸裸的愛刀 Thumbs Up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後座也要繋安全帯噢!

  6月1日以後要來日本的人請注意哦!從6月1日開始坐在車子後座也必須繋安全帯。如果被抓到後座沒使用安全帯的話、駕駛人將會被扣點數哦(目前限於高速道路上)!當然孕婦以及受傷的人可視情況免除。已經有記程車司機反應:「如果遇上不合作的乗客、尤其是酔客該如何處理・・・・・・」、在日本事事以「顧客第一」為標榜的服務業的確傷腦筋 Crying

http://allabout.co.jp/finance/carinsurance/closeup/CU20070731A/index2.htm

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香煙自動販賣機與辨識卡



Bow Down 昨天與幾位客戶吃飯、其中有一位煙槍想到付近的香煙自動飯機買煙、但是忘了帯“TASPO”、還好自動販賣機的隔壁剛好有一家店舗、老闆拿出自己“TASPO”讓這位快没氣的煙槍買到煙。為了防止未成人者購買到香煙、特別發行TASPO卡來限制購買者的年齡。TASPO必須申請才能到手。有一小部分的自動販買機可用駕照購買、但還不普遍。 http://www.taspo.jp/taspo/index.html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爸爸的育兒休假

Off To Work 為了讓男性社員也能参與養育子女的工作、日本政府自2003年開始一個叫「育兒休業促進奨勵金」的制度。内容是如果有男性社員向所屬的公司請「育兒休假」的話、日本政府會付給該公司奨勵金。厚生勞働省曾估計2003及2004年兩年中將給付給528個公司、準備了三億七千萬円的預算。結果兩年来没有給付過給任何一家公司該項奨勵金、於是該筆預算也被挪用在其他如“少子化対策”的助成金上。即使有公司申請該獎勵金、全部在審査中被認為並没有男性社員實際地從事育兒工作而被退回申請。結果該項奨勵金制度僅實施兩年即遭廢止的運命。 NISSEI基礎研究所的上席主任研究員武石恵美子氏指出:「一來奨勵金申請手續繁雜、二來職場的工作無人替補、並不是拿錢就能解決的。」 個人覺得日本一般社会的固定關念、保守意識不改變的話、再多的制度也無法讓女性安心地「多生幾個・・・」、譲男性「多待在家裏」。日本真不知如何跳脫出“少子化”的苦海。 Frown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從來沒買過米!

   今天親戚家全員出動作種稻的準備作業ー“苗箱排列”、就是把播好種子的箱子拿到田裏譲它長成苗好插秧。我家也全部出動幫忙。毎年不但讓兒子們體驗種稻的樂趣也相對的親戚的叔叔會給我們一年的米。所以我從來沒買過米、也不知米價。自己種的米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噢! Smile
  最近的日本小孩比較少接觸農業的機會。所以有的連活的雞鴨都沒看過。學校美術課老師要學生畫雞,有幾個學生竟然畫成四隻腳。 Shocked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老了還是女人







  大家還記得幾年前韓國男星斐勇俊的旋風席捲日本大街小巷的歐巴桑的心靈嗎?那一陣子所謂『韓流』充斥著雜誌裏,連一些賣場也擺著斐勇俊式樣的圍巾,斐勇俊式樣的假髮,也有化妝品公司推出斐勇俊簽名的口紅〈見参考照片右〉、還真的唇膏上有英文簽名耶!口紅的一部分銷售利益由化妝品公司寄付給乳癌防治基金會(参考照片左)。
  有一次斐勇俊來日本、成田機場擠満勇迷。5千多位女勇迷一早就湧進機場等侯室、機場内的女厠所也随時排満應急的人、供不應求。剛好一家電視台正在拍女厠所不夠用時候、竟然拍到隔壁的男厠所走出來幾位40~50歳左右的婦女。記者趕緊上前採訪。被採訪的婦女一看攝影機就説:「不要拍哩、不好意思。」記者説:「你知道這是男厠所嗎?」婦女説:「我知道哩、都己經是歐巴桑了、没関係哩。」日本〈不只日本、也許是亞洲吧!〉的中年婦女經常用此種説法来回避自己的尷尬。  

  幾年前、我的美國朋友~一位將近70歳的太太來日本找我玩。她說想跳舞、於是我帯她去時當時福岡最大的廸斯可。剛好在那裏碰到SOFTBANK(當時是大榮隊?)職業棒球隊的美國選手。両人相談甚歡且相約隔天一起用餐。赴會前友人提着一雙非常漂亮的鮮紅色高跟鞋問我怎麼樣。一襲洋装、一雙紅色的高跟鞋、譲我感覺生女人的細膩及甜美。  

  讓我想起那位使用男厠所的中年婦女、還有這位赴約的70歳婦女、令人深思不已。 Rolling Eyes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日本小學生的生日派對

    Na-na-na-na 在一個NHK的教育電視台的兒童節目裏、十幾個小學生演員對於“小學生是否應禁止開個人生日PARTY”一題進行討論。我家小朋友們看的津津有味、我也拉長耳朵一邊煮飯一邊傾聽内容。討論的相當激烈、但原則上大部分的人認為開不開生日PARTY為個人自由、不應禁止。其中有一個小男孩提到、有一次同學開生日PARTY、事後才知道只有自己没被邀請、深受打撃(我還以為這種請況只會發生在女孩身上)。 兒子們従一年級開始就偶而會拿同學的生日PARTY邀請卡回来。邀請卡通常是媽媽代筆或是用電腦打的、有的文中還會特別註明會準備中飯讓小朋友吃飽回家。生日PARTY通常在星期六或日的中午開始。當天上午帯兒子們去買生日禮物。想到要準備那種禮物、多少予算是非常煩人 Confused 。只好一律買書、而且一本不超過700日幤成為我家不成文的規定。因為太貴對方反而會介意、太便宜又買不到好書。兒子們越來越懂事就會對生日禮物越有意見:「XX君、比較喜歓遊戯卡」「XX君不太看書、玩具比較好」・・・雖然有一大堆意見、我還是依照“規定”行事。兒子們毎次從生日PARTY回來也會帯一些“回禮”回来。越来越感覺好像是大人在互相“送禮” “回禮”一様。  其實經常辦生日PARTY家長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兄弟少或獨子的家庭經常藉生日PARTY來増加小孩與同學間的校外交流。但如果能用更軽鬆的方式來辦的話、家長們就不會覺得麻煩(註:大部分的日本人都非常重“禮”、很難放輕鬆罷・・・我想)。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日本婆婆可怕嗎?

Out The Door 以前在日本留學時的台灣室友跟學校的日本人助教交往、助教對室友一見鐘情、交往一段時間後便向室友求婚。但室友受日本連續劇影響巨深、深怕與對方的家人尤其是婆婆(即時不住一起)合不来、怕未来的婆婆干渉私生活(即時還没見過就先假設)、怕這怕那・・・、結果没有向助教説清楚就突然地拒見癡心的助教、 説要譲助教“莫名其妙”的死心。。 後来室友回台結婚、在一次見面的時候向我嘍叨説:「我實在没想到台灣的婆婆比日本婆婆更會干預児子的婚姻生活・・・」。我想這跟是日本、是台灣並没關係而是個人因素有關吧。現代的婆婆也很難為、有些婆婆對媳婦不太敢吭聲、深怕被嫌。或者在兒女婚前就宣告不幇忙照顧孫子的婆婆也大有所在。最近在日本父母跟女兒、女婿一起住的越来越多、就像漫畫SAZAESANN一様。結婚本来就是一個自我挑戦、有許多予想不到的事會接踵而来。我不想用 「認命」這両字、而是「經常必須退一歩想、海闊天空・・・」。 國際結婚又住在夫家的人必須承受的是「不能一跟先生吵架就跑回娘家」的事實。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年輕人的日語

No    這幾年日本10~20歳(甚至30歳)的年輕人用的日語日新月異、 即使令人不可領教、也未曽聽過有人出来大聲糾正、反而成為一種 風尚。由於社會的寛容、越來越有擴大的現象。 舉個例子、 「全然OKよ!」「全然大丈夫!」「全然いけるよ!」―譯:没問題。我不是日文系出身、研究不多、但記得以前學日文時、 明明「全然」一詞是用在否定上如「全然だめ(不行)」譯:完全不行等。整天「全然+肯定句」的轟炸、都快不知何者為正確? 最近也有其他的所謂「年輕人用語」出現、 根據日本文化 廳 的日本語世論調査ー 16歳到19歳的人、遇到不知如何判断、或為避開回答問題時 有96%的人用的日語是「ビミョー:BIMYO―(微妙由来)」 、連30、40歳也將近60%的人使用。 而且60歳以上的也有30%的人使用。 還有「ヤバイ:YABAI(暫時譯為「糟糕!」」 16歳到19歳的有將近70%的人「ヤバイ」用在「好棒!」「好厲害!」 「好吃!」如有高中女生看到帥哥時也會説「ヤバイ」、 我想可以用以下的話来解釋、也許可以通就是「糟糕!我快抵擋不住了!」 像HANAKO這種日語不好又記憶力差的人、 最近被這些年輕人用語搞的有點「肚子都快站起来了!」 Mad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送一隻鳥就醫



 昨晩吃飯時外面一聲衝撃、趕緊到院子一看、一隻比烏鴉還大的鳥(照片右、我想是水鳥?)躺在地上、脖子還流著鮮血(可能是被猫突撃)。看牠奄奄一息實在不忍心。開車送到付近的動物醫院、醫生在牠的脖子上縫了幾針。連醫生也不知道鳥的名稱。最後付了三千多日幣的醫療費。要離開醫院時、醫生要我們明天一早送到縣立鳥類保護中心。在日本如果有檢到不常見的鳥必須送到鳥類保護中心或相關單位。還得留下姓名作記録。
********** Exec*********
前幾天在日本有一 隻鸚鵡被捕獲、正愁找不到飼主時這隻鸚鵡竟出聲說自己的名字及地址。順利的找到家重回飼主的懷抱 Dumb
******************************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足球裁判員的經驗

Youe The Best 右邊的照片是世界有名的足球國際裁判ー上川  徹先生。

兒子參加小學的足球隊。一個學年必須有兩位家長有足球裁判員的資格。本来是算計好譲老公當足球栽判員、就答應家長會讓老公試試。没想到老公工作忙、 又不好意思譲足球隊的家長會重新找人、於是硬着頭皮親自上陣。 譲我想到日文的「自業自得―自作自受」。 後来才知道到目前為止、兒子的小學從來没有過媽媽栽判員、 我是第一號?壓力還真大。 為了取得四級(最底級)栽判員的資格、 某一天、大雨中開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車才到研習會場。 如預料中、60多位参加者中僅有三名女性。 上午的課程是講師講解足球規則、一大堆専門用語超越我的日文能力。 下午一邊看足球賽録影帯(大部分為栽判員的鏡頭)、 一邊聽講師(2級栽判員)的講解。 最後是考試(聴到要考試差一點昏倒、因為事前没聽説)、 25題考題、時間15分鐘、70分以上才及格。 果然不出所料、才寫到到第15題又聴到講師説時間快到、 突然頭脳一片空白。題目的内容一再地重覆就是進不去腦子裏、 重新感受到畢竟日文不是母語的事實。 一聽到講師説時間到了、有人没寫完嗎? 我馬上把手舉的高高的、另一位2級栽判員馬上跑来指導 (不是説答案、而是解釋題目内容)。 心想講老師們大慨没想到這個地方會有外國人跑来考足球栽判員。 原則上是譲全體参加者及格的講習會。 經過指導之後、我也無事地拿到四級栽判員的資格。 當場還拿到栽判員在比賽用的red card及yellow card、栽判員証書。 晩上兒子們不聴話時、就拿出yellow card出来警告、還蠻好玩的。 Surprised 不過要擔心的是比賽時是否能勝任、判錯的話怎麼辦? 我這個凡事「做了再説」的個性、什麼時候才改的過来?傷脳筋。 Crying

洋媽媽&日本媽媽

Sunshine
   小學運動會當天、有一對日本人先生及西洋人太太帯着三歳左右的女孩剛好坐在前面。 正好中午用餐時間、這位太太帯着1年級的兒子到校門口的刨氷攤(カキ氷)買氷。 兒子捧着好大一杯氷、一不小心整杯氷倒在別人的塑膠布坐位上。 兒子向媽媽求救。 媽媽用手指着對方的塑膠布對兒子説了一大串英文(聽起来有點英國式英文)。 只見兒子跑去擦塑膠布、對方的日本人一直跟該兒子説:「没関係、没関係」。 媽媽只有站在自己的坐位上盯着児子看、 不發一語、一動也不動、也没有向對方示意。 兒子回到坐位後、媽媽開始用一連串厳格的話説教。 我英文不好、只聽懂一句「STUPID」。 如果換成是日本媽媽、會採取什麼様的行動? 大部分的媽媽首先會拖着兒子到對方的面前一邊磕頭一邊道歉(有時還會一手按着孩子的頭)。 然後快速地將塑膠布擦乾浄。 離開前再一次磕頭示意。 洋媽媽的「完全不介入」與日本媽媽的「完全介入」剛好成對比。 跟日本友人談起此事、告訴他我覚得應該適度地譲孩子自己去處理解決自己的事。 友人説:「如果你的瞼看起来就是西洋人的話、周圍的日本人會認為不愧是外國人、 教育方式果然不同。可惜、你長的跟日本人没兩様、 周圍的日本人只會認為這個媽媽真没禮貌、而且也不管児子還那麼小・・・・・」 哎!像日本人還真麻煩。 Confused
************* Exec *************
跟據日本法務省的資料、1986年以及2001年日本人外國籍配偶的人數的比較如下:

       1986年      2001年      増加數    増加倍率

  總數 41,264人    280,436人    239,172人    6.8倍

15年間増加了6.8倍。其中巴西藉佔最多人數(大部分為日裔)、其次為中國籍、第三是菲律賓籍。

******************************

小學運動会

Running Running   又到日本中小學的運動會季節。去年的小學運動會。 為了就近觀賞、拍攝愛兒在運動場上活躍的様子。 運動會的前一天、家長們從一大早就開始在校園裏大排長龍、 等着領「入操場整理券」。 早上領「整理券」、當天下午將近3點左右、PTA(家長會)的幹部開始叫號讓拿有整理券的家長按號碼順序入場。 通常是一次10組入場。 被叫到號碼的人一窩蜂奔向操場内寫有「保護者區ー在日本所謂保護者是指家長」的地方、 舖塑膠布佔地盤。 為了避免塑膠布在半夜裏被風吹走、 還在塑膠布的四角用装満水的大號保特瓶壓着。 第一次参加運動會時、跟大部分的家長一様花時間搶位子。 結果當天半夜下了一場大雨。 早上一到操場、塑膠布上有一灘清澈的小水池。 從此以後、再也没有参加搶位子的行列。 運動會當天早一點到校、找樹蔭放下行李之後、 拿着攝影機追踪孩子們的身影。 幾年前小學運動會在9月末~10月舉行、有一次一位六年級學生在衆目睽睽之下中暑昏了過去。救護車開到運動場裡。從此運動會改為5月舉行。    

*************** Exec ***********

運動會季節将近前、電視就出現一大堆攝影機的廣告。大部分的廣告以運動會的内容為廣告訴求、激發家長買或換新機種的慾望。

****************************** 

日本的孩子

   最近在訂閲的報紙的生活版裏有連載電影評論家―佐藤忠男先生所撰寫、標題為「日本的孩子」的專欄。這個禮拝的内容是有關日本有名系列電影「男はつらいよー男人真辛苦」當中飾演寅桑的名主角―渥美清先生小時候的事情。光従電影中人物的想像、渥美清先生小時候一定是個非常有元気、愛説笑又調皮的孩子王。 但事實卻與想像相反(也許是理所當然、不過還是有些意外。)。 渥美清先生自小體弱多病、小學時就因患有關節炎、小児腎臓病而經常請長期請病假在家療養。唯一能譲經常要躺在病床的渥美清先生舒解情懐的工具就是収音機。 當時(昭和十年左右)的収音機節目流行歴史人物(如宮本武蔵)故事的朗讀。渥美清先生經常模倣朗讀者(皆是當時講故事的名人)説給母親聽、母親也不厭其煩且頻頻點頭的聽孩子的「練習成果」。 由於長期缺席、學校的成績也不盡理想。但從来没被學校的老師或是同學冷落過。反而在學校裏是個人人皆知的有名説故事家。偶而可以到學校、因為下雨運動場不能使用時、老師往往告訴同學:「今天把時間改成田所同學(渥美清先生的本名)的説故事時間・・・」。這時連其他斑級有空的老師也會跑来聽講。譲自小體弱多病的渥美清先生感到充満自信的幸福感。 佐藤忠男先生最後説、我聽完渥美清先生的回想、感覚這是一所多麼棒的小學以及多麼棒的老師們。這就是所謂的「教育」。

*******************************

據估計日本有將近12萬不上學的中小學生、其中小學生2萬人、中學生10萬人。如果能有多一點如上述的學校出現的話。數字應該會減少很多。


*******************************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麵用吸的嗎?

剛到日本、在飲食文化方面最不習慣的不是「納豆太臭」、也不是日本的「筷子太尖不好夾」、而是到麺店吃麺、或是跟日本人吃麺所要承受的巨大「吸麺聲」。
在台灣従小被教吃麺不可出聲、尤其台灣的女生是将麺條放到湯匙、再送入口中、真的是静悄悄地、灰熊「優雅」 。還記得第一次跟研究室的日本同學去吃拉麺。一聲:「伊達達起馬輸(吃飯前的招呼)」、不分男女、幾個如吸塵器的嘴不停地「吸取」拉麺、連湯也喝的非常有氣勢。我再如何的努力還是改不了20多年來的習慣。始終發不出聲来、當然吃的比誰還慢。其中一位前輩説:「Sue桑、妳吃的静悄悄地、老闆會以為妳不喜歓他的麺噢!」、當然我有解釋原因。
其中一位女同學説:「剛端來的麺很燙、所以一邊吸冷空気一邊吃才不會被燙到。」
「那台灣男生吃麺也用湯匙嗎?」
「所以説、台灣人是先放到湯匙裏再吃才不會燙到?」
 「喔、原来如此」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終於達到「共識」 。
我還是静悄悄地趕着吃麺、偶而愉喵一下老闆射過來的眼光。
所以有一段非常長的時間、我去麺店是不挑櫃台坐的(跟店老闆保持距離)。

有時會看到「お吸物osuimono」的寫法、是指「配湯」的意思、通常是清湯(有時放椎茸、或海藻等等)。經我「長年」地観察、的確日本男女老少不管喝湯、喝茶剛開始燙的時候、都是用「吸」的以達到送空気冷却的効果。

*******************************
前一陣子據報導、王貞治的女兒王理恵就因為受不了未婚夫吃蕎麦的徳行、 而解除婚約。不過王理恵解釋説不謹是因為「吃蕎麦」・・・・反正是不再喜歡了。http://sankei.jp.msn.com/entertainments/entertainers/080409/tnr0804091517006-n1.htm
*******************************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芍薬~2008年5月

         院子裏的五月花ー日本芍薬。跟西洋芍薬不一様喔!

               只有一層花瓣、 清爽不奢華。

         有白色、浅粉紅色、粉紅色、紅色各式各様的品種。

茶話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星期六的上午、跟兒子前往住家付近的麥當勞参加學校班級的茶話會(台灣叫母姊會嗎?)。茶話會的目的是要促進老師(兒子的級任老師是女性)與家長(媽媽們―没有半個爸爸参加)、及家長間的交流。當然也可以帯其他兄弟姊妹参加、所以整個店裡有嬰兒哭鬧聲、一大堆小朋友跑來跑去的吵雜聲、媽媽們的罵孩子聲、笑聲・・・・。主辦人扯着大嗓門説了一大堆・・・・・・没有半句聽得清楚 。好不容易餵飽小朋友之後、媽媽們跟老師終於一起坐下進行“交流”。 主辦人事前要媽媽們準備寫好向老師發問的紙條。我暗想日本人通常不太會向不熟的人問及個人隠私(例如、何時結婚哪?有沒交往對象等・・・・)、所以寫了不及痛癢的問題:「老師最喜歓吃的食物是什麼?」・・・雖然没有獲得主辦人的採用。但幾位媽媽的問題竞然顚覆我的“常識”・・・・・所問的問題不是集中在交往對象的身上就是何時結婚?将來準備生幾個?・・・・・・還好當時左眼眼疾帯着眼罩、可以遮住減緩我吃驚的表情、但對自己的“日本常識”判断能力越來越没信心了。
 “接下来、請各位媽媽發表自己的嗜好、或是現在最熱中的事、還有最喜歓的演藝人員・・・・”・・・、哇・・・・事前可没聴説啊!・・・(心中的吶喊)。據我估計、現場有20來位媽媽、其中將近1/3熱中韓劇(尤其對NHK連続3次重播“冬のソナタ”-麻煩誰告訴我台灣名、聽説在台灣也非常受歡迎。)、最有人氣的演藝人員是福山雅治。以上的報導敬請台灣各界婦女参考。 ^‐^!)

************************
我有一位日本同事的太太(日本人)熱中台灣偶像劇。
聽説久看台灣偶像劇看到聽得懂中文。

************************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麻紗子

 Sue認識一位叫麻紗子的中年婦女。
 麻紗子毎天的行動範圍不是自己的房間、就是客廳、飯廳、頂多家裏的院子。不知己經有多少年没踏過家前面的那條小馬路?麻紗子最討厭毎年的清明時分(お盆)跟過年了、総是那幾個愛説話的親戚回來聚餐。「那些人打從心裏在取笑我吧!也不出去工作、整天只有吃、喝、也不作事、好懶哦、是不是精神有問題?」麻紗子心想。尤其麻紗子最受不了的是、自己的母親怕親戚看不起、往往在親戚前用強調式的語氣説:「這個舊房子的屋頂經常掉灰塵下來、如果不是麻紗子毎天的擦洗畳子、真不知會變成・・・・・・・・・・・・」。
「天啊!又来了・・・・」、麻紗子幾乎可以從自己的房間聴到母親高昴的聲音。好像要全世界的人知道・・・「麻紗子可不是白吃白喝、就像灰姑娘一像、整天穿着又縫又補的衣服擦洗地板・・・・拝託、越描越黒・・・」。「白吃白喝又怎様、十幾年没出門、没上美容院、没買過東西又怎様?又礙到你了嗎?」麻紗子心裏吶喊着、然後抱緊身邊竄来竄去檢來的野猫。
「只有猫會静静地聴我説、不會像虚偽的人類装着一付同情的様子、不是説:「我非常了解你的・・・・・」、就是説一些表面的話・・・・・・。」也不知為什麼我日本社會裡很多這様的“麻紗子”、而且是年紀不小的“麻紗子”、自暴自棄的“麻紗子”。一點也拿自己没辦法的“麻紗子”。


 麻紗子従小就是優等生。
縣内最好的女子高中、國立大学。從来没譲父母擔心過。以其説不擔心倒不如説没時間擔心。戦後的日本物質缼乏、大部分的長男放棄升学就農。麻紗子的祖先是當地的大地主、戦後土地改良、不再有佃農来幇忙農事。麻紗子的父親是長男、被迫放棄升大學的念頭、回老家從事農業以維持家業。父母從早忙到晩為了就是延續這個已有両、三百年歷史的老家。養雞、種葡萄、養牛擠乳様様来、往往半夜才進門。麻紗子自然而然就被託給阿嬤照顧。日本戦後、毎一個家庭幾乎都有因為戦争而犠牲生命的家人。大部分不是父親就是兒子、兄弟・・・人口大失。所以戦後鼓勵生小孩、一生就是七、八個乃為平常之事。


 就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阿嬤的最小児子跟長子(麻紗子的父親)就整整差了20歳、與麻紗子才差10来歳。麻紗子的阿嬤忙着照顧自己的小孩那有時間挪到長孫女的身上。阿嬤還常説麻紗子像媽媽、當媳婦是外來血統。麻紗子用的東西經常是叔叔或是姑姑們用過的。有一次學校郊遊、麻紗子提的舊水壺的帯子在郊遊途中斷了。老師在一次的家庭訪問時問麻紗子的媽媽説:「麻紗子真的是長女嗎?」(因為在日本的普通家庭裏通常第一個小孩會使用新的用品)。媽媽説她永遠也忘不了麻紗子受的委屈、但也没辦法、家裏的經濟大権完全操在阿公的手中。即使媽媽從娘家那裏拿銭來買東西給小孩還會被阿公注意。

 這一切都看在麻紗子的眼裏、小小的心靈裡己決定自己要好好讀書做個乖小孩。也決意到外縣市讀大學。要到外縣市讀大學是需要資金的、首先住宿費就不便宜。父親是個寡言的人、不直接明言反對、也不試着與麻紗子溝通。就是透過母親毎天早上出門作農事前在麻紗子的枕邊要麻紗子考慮家裡的經濟状況、忍耐一點選縣内的國立大學。麻紗子在不得己的情況下、選了離家不遠的國立大學讀了自己並不是非常想唸的科系。畢業之後、換了両三個工作都是因為人際關係的不順。毎次換工作時總是有一堆親戚在那裡三姑六婆。麻紗子越来越恨這個又煩又悶又有両、三百年沈重包袱的家。但是又生気自己没有勇気逃出去。麻紗子的自信心完全喪失、現在連一歩也走不出去這個家。

 我嘗試的想透過寫此篇文章去了解麻紗子的内心深處。
但寫到此、我依然不了解真正的問題發生在哪裡。
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有不同的壓力、也有不同的感受。
日本社會既缺乏精神治療系統又有一種對「精神治療」的偏見及“家醜不外揚”的消極心態。好多的“麻紗子”是拒絶社會及不知何去何從的一群人。


****************参考*****************
據日本厚生労働省五年前的調査、「呆家族(引きこもり)」的人口約有100萬~120萬人次其中男性佔83%、女性的比率則為17%。但有部専家認為實際的數字應該有300萬人左右。其中中學以下的「學齡期呆家族」的人數也佔不少數。
***********************************

HANAKO家的梅酒